就业不妨从小事做起

首页 > 教育新闻 > 新闻阅读存档/2009-01-11 / 加入收藏 / 阅读 [打印]

  ■蔡继乐

  本周,一年一度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举行。据报道,今年的研究生考试吸引了全国124.6万大学生,数量比上年增长近5万人,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是迫于就业压力才选择考研的。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,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,今年的大学毕业生正遭遇严峻的就业压力。

  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,今年将有61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需要安排就业,加上历年没有就业的大学生,共有超过700万大学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。而金融危机导致国内产业结构调整,使得今年的就业形势分外严峻。

  大学生就业问题也引起了媒体高度关注。本周,媒体有关大学生就业的报道明显增多,有的为大学生提供招聘会信息,有的报道地方政府部门出台的优惠政策,有的着眼于大学生就业心态和状况进行调查,有的报道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的经验等。

  值得肯定的是,这些报道体现了媒体的社会责任,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大学生就业工作。但是,客观地说,媒体的过分关注却未必有利于大学生的就业,因为这在无形中会增加他们的心理压力。笔者以为,一方面媒体要适度地报道就业现象,正确地引导舆论;另一方面,面对就业形势不乐观的大环境,大学毕业生也不妨静下心来,想想自己未来的事业方向,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。

  大学生要主动调整择业心态,不要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定位过高,只要是有利于自己的长远发展,哪怕是下基层,到农村,甚至干个体,都是不错的选择。纵观国内外事业有成的人,很多都是从最不起眼的工作干起的。据报道,美国新当选总统奥巴马大学毕业后就曾从事过3年的社区服务工作;知名品牌“爱国者”的创始人冯军,刚开始创业时也曾蹬三轮车在中关村送货。

  当然,面对金融危机的大背景,政府部门有责任创造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政策环境。一个好消息是,本周国务院专门就大学生就业工作召开常务会议,部署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。会议研究确定了包括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,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,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援助制度等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7项措施。

  许多地方政府和高校也积极行动起来,纷纷出台政策和服务举措,帮助大学生实现就业。安徽省教育部门表示,将组织总量超过100场的高校校园毕业生就业市场,并陆续举行多时段的“高校毕业生就业网上市场服务月”活动。江苏省决定从今年起在全省实施“一村一社区1名大学生工程”,重点解决到基层就业毕业生的事业编制、户口档案、职称评定、社会保险及考研考公务员加分、生活补贴等实际问题。不少高校实行“一把手”负责制,引入职业测评系统帮助学生提高就业择业能力。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,提高就业服务工作的水平。拓展各种就业资源,为毕业生提供丰富、高效的信息服务。

  笔者相信,随着各级政府加大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支持力度,加上大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择业心态,大学生就业难将有效缓解。

上一篇:广开言路     下一篇:伊犁教师招考限身高惹争议